台灣節慶網
  • 第一道曙光
    • 台北跨年晚會
    • 全嘉義起來跨年晚會
    • 新北市歡樂耶誕城
    • 桃園跨年演唱會
    • 快樂基隆黃色小鴨 2014基隆跨年
    • 迎向光明,新竹動起來
    • 台中市跨年晚會
    • 台南市跨年晚會
    • 不思議港都跨年夜
    • 彰化跨年晚會
    • 屏東跨年晚會
    • 愛戀花蓮跨年晚會
  • 松山新店線
  • 全台慶祝活動
    • 桃園縣地景廣場藝術節 10/26 ~ 11/10 新屋黃色小鴨
    • 國慶煙火綻風城
    • 國慶閱兵演習回顧
    • 第九屆台北牛肉麵節
    • 10月12日台中成功嶺營區開放
    • 三義國際木雕藝術節
    • 太魯閣峽谷音樂節
    • 彰化縣媽祖遶境祈福
    • 國慶煙火回顧
  • 中秋活動
    • 第九屆「漢字文化節」
    • 「悠游月光下」台北動物園中秋團圓夜活動
    • 新北市新莊中秋晚會
    • 中秋越月圓‧ 相聚在桃園
    • 新竹縣2013中秋節月光晚會
    • 苗栗園區月映客庄活動
    • 從傳說到科學-賞月觀星度中秋
    • 麻豆文旦節
    • 黃色小鴨高雄港活動
    • 國立台灣美術館中秋夜
    • 柚見烏山頭
    • 台中文心森林公園晚會
    • 嘉義市中秋晚會9/18
    • 金門中秋博狀元餅
    • 台北鐵道嘉年華
  • 中元普渡
    • 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
    • 桃園蓮花季
    • 臺北大稻埕音樂煙火節
    • 臺北大稻埕煙火
    • 基隆中元普渡放水燈
    • 頭城搶孤
    • 新竹義民節城隍出巡
    • 南投妖怪嘉年華
    • 台鐵鬼怪列車
    • 嘉義搞鬼節神鬼傳奇
    • 宜蘭水燈節系列活動
    • 花蓮鳳林百鬼夜行
    • 屏東恆春搶孤
    • 佛教盂蘭盆節
    • 蘆竹鄉南崁五福宮中元賽神豬
    • 桃園齋明寺中元地藏法會
  • 紫斑蝶遷徙
  • 苗栗海洋觀光季
  • 端午節特輯
    • 台北水岸端午嘉年華
    • 新北市國際龍舟賽
    • 基隆八斗子漁港龍舟賽
    • 桃園龍潭桐舟共渡
    • 新竹南寮休閒漁港龍舟賽
    • 苗栗三義端午龍舟賽
    • 苗栗竹南端午龍舟賽
    • 台灣鹿港國際龍舟賽
    • 嘉義東石 布袋龍舟賽大比拼
    • 端午花蓮龍舟賽
    • 台南端午龍舟賽
    • 高雄端午國際龍舟賽
    • 屏東東港龍舟賽
    • 宜蘭端午龍舟賽
    • 淡水迎祖師爺(農曆五月六日)
  • 台灣春節元宵民俗活動
  • 蛇年媽祖聖誕慶典
  • 全台灣的花季地點列表
台灣宗教網
台灣寺廟網
誠心求籤網
祈福許願網
OK健康網
經典好歌網
台灣節慶網
台灣一日遊
图片
图片
2013全台中元普渡活動

佛教盂蘭盆節
2013桃園蓮花季
2013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


基隆中元普渡放水燈
新竹義民節城隍出巡
南投妖怪嘉年華

嘉義搞鬼節神鬼傳奇
2013宜蘭水燈節
蘆竹鄉南崁五福宮中元賽神豬

2013臺北大稻埕音樂煙火節
2013臺北大稻埕煙火
2013頭城搶孤
台鐵鬼怪列車(台北--基隆列車)
花蓮鳳林百鬼夜行
屏東恆春搶孤
桃園齋明寺中元地藏法會

中元祭為台灣重要民俗節慶,源起於兩個信仰系統的宗教儀式,
道教稱之為中元節,佛教則為盂蘭盆節。

「中元」之名起於北魏,中元節又稱「鬼節」或「孟蘭盆會」。根據五雜俎的記載:「道經以正月十五日為上元,七月十五日為中元,十月十五日為下元。」修行記說:「七月中元日 ,地官降下,定人間善惡,道士於是夜誦經,餓節囚徒亦得解脫。」 佛教也在這一天,舉行超渡法會,稱為「屋蘭瑪納」(印度話ULLAMBANA)也就是孟蘭會」。孟蘭盆的意義是倒懸,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掛在樹頭上的蝙蝠,懸掛著、苦不堪言。為了使眾生免於倒懸之苦,便需要誦經,佈絕食物給孤魂野鬼。此舉正好和中國的鬼月祭拜不謀而合,因而中元節和孟蘭會便同時流傳下來。

道教說法,農曆七月十五為地官壽誕,掌管地獄的地官起慈悲心,釋放獄中眾鬼囚,從七月初一起重返人間享受一個月的香火、施食,以激起其向道之心經由祭典與 道士作法的過程,信徒協助地官,超渡亡魂餓鬼,使他們得以早日解脫,避免在人間作祟,因此道士都在這一天誦經、作法、事以三牲五果普度十方孤魂野鬼,其間 並顯示出道教對於地獄亡魂的觀念。

佛陀弟子目連尊者,為解救亡母墜入鬼道,在農曆七月十五日作盂蘭盆,具五果供養眾鬼,使其母脫離地獄之苦,所以佛教又稱這一天為「盂蘭盆節」。信徒 咸信七月十五日是眾僧閉關悟道的圓滿之期,如果在這一天布施十方大德,可增福百倍;從此中元節供盂蘭的習俗便廣為流傳。法師說:普渡當天準備九朵不同顏色 的金紙蓮花,放於案桌最前面,施予十方大德,可增福百倍,消除業障
由於盂蘭盆會及中元節的最終目的都在於普度眾生,時日一久,兩者間的界限逐漸模糊,而形成了目前這個蘊涵了中國人的包容、博愛,以及孝道精神的節日。

在傳統的習俗中,農曆七月俗稱「鬼月」,也就陰間裡所有無人祭祀的孤魂野鬼(阿飄),全被放出來覓食,從七月一日到七月三十日,鬼門關閉才重返陰間。

所以民間對七月的禁忌滿多的,什麼七月不能嫁娶、不能搬家、不能出門旅行、不能晚歸、不能到水邊玩水……等等。
那「中元」的名稱是來自於道教,而中元指的就是道教信仰的最高神只「三官大帝」中的地官,因此七月十五這天,民間都會祭祀地官大帝,而地官大帝相傳也就是古代賢君大舜,所以民間就以祭祀地官大帝,感謝大地的福佑,作物得以生生不息。

那中元普渡的由來,相傳「目犍連」也就是目蓮尊者有一天,他透過他的神通眼,突然看到了自己死去的母親混在惡鬼群裡,餓的不成人形,備受痛苦,於是 目蓮尊者用缽盛飯,端給母親,誰知,飯一入口,頓時化成炭火,目蓮尊者看到自己的母親被受煎熬,內心真是痛苦不堪,立既去見佛祖,請求佛祖指點,如何營救 母親脫離苦海。

佛祖說:「你母親生前自私刻薄,不做善事,所以才會有這種報應,要救她不是你一個人能辦得到的,你必須在七月十五當天,為各地出家準備羅列百味五果 供養眾餓鬼,結合所有僧侶及眾神的威力,不但可以拯救陷在地獄的母親,脫離苦海,早日投胎,也可以解救別人的父母,讓他們也脫離苦海」。

於是目蓮尊者照著佛祖的指示去做,終於解救自己的母親,並普渡了別人的父母親;在佛教稱為「盂蘭盆」法會。
這種習俗一直傳承下來,於是就成為中元普渡的儀式,那在家家戶戶門前普渡時都會擺設長長的供桌,供桌上擺著很豐盛的祭品,還插著「慶讚中元」的旗子,使這些孤魂野鬼能找到可以供養他們的地方。

通常以寺廟為中心,附近居民將祭品拿到寺廟來祭拜;或是以各行各業為主,例如:市場普渡;也有里長來主辦,社區鄰里為對象。祭品不拘,通常都很豐 盛,糕點和粿類通常都不能少,因為七月天氣炎熱,祭拜時間又長,所以食物容易腐爛,以前的人都認為七月普渡的東西容易壞,是因為那好兄弟、孤魂野鬼來吃 過,其實不是這個因素,而是因為天氣熱、時間長的關係。

各地有許多傳統的普渡活動,尤其以基隆的中元祭最具有特色的放水燈,宜蘭的搶孤,人們相信人死後會變成鬼魂,悠遊於天地之間,中原普渡祭拜孤魂野 鬼,讓牠們也能享受到人世間的熱誠,而結合目連救母的故事來傳楊孝道,也勉勵人多行善事,發揮人溺己溺的精神,中元節可說是一個具有正面意義的節慶。

一般民間宗教所謂的「中元節」,實際上是由道教「中元祭」與佛教「盂蘭盆會」融合而成。因為中元祭與盂蘭盆會都在農曆七月十五日舉行,自然而然地七月十五就演變為今日似道似佛的「中元普渡」。

道教有「三元之說」:即正月十五的「上元」,七月十五「中元」,與十月十五「下元」。三元導源於「三官」,就是天、地、水。道士們分別在三元祭拜三 官,即上元祭拜「天官」紫微大帝;中元祭拜「地官」清虛大帝;下元則祭拜「水官」洞陰大帝。他們相信中元節是地官的赦罪之日,因此,在這一天除了祭祀清虛 大帝,也誦經、做法會、以牲果來普渡孤魂野鬼。

對台灣民眾而言,大多聽過「目蓮救母」的故事。董芳苑教授認為佛教的「盂蘭盆會」應起源於「目蓮救母」。佛教《盂蘭盆經》(Ulambana Sutra)記載:釋迦得意門生目蓮不忍見亡母在餓鬼道中受苦,向釋迦請教解救方法,釋迦要目蓮在每年七月十五,請佛僧來為亡母念經超渡,並將百味五果置 於施食盆中,以解救母親脫離饑餓之苦。「盂蘭」是梵語"Ulambana"的音譯,意即「救倒懸」,乃指拯救地獄中受苦的鬼魂,「盆」則指施食盆。目蓮單 純的救母事蹟,後來演變成解救地獄受苦鬼魂的節日,這就是「盂蘭盆會」的由來。

.臉   書 : http://www.facebook.com/123temple
粉絲團 : http://www.facebook.com/qq.temple
E-Mail  : [email protected]
.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[email protected].
Flag Counter
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